今天是 公历*年*月天日 星期* 农历**年*月*日 |
2024年1月19日,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承办的2024春节济宁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春到万家”济宁“村晚”优秀群众节目展演,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举办。 “为群众搭台 请民星来演”,济宁市文化馆将以“村晚”展演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品牌,为建设宜居美乡村贡献群文力量。
12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新年”期间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 任城区金城街道承办的“文化为民 幸福济宁”文化惠民演出,在西孟社区“百姓大舞台”成功举办。
文化济宁 百姓讲堂12月29日下午,“文化济宁 百姓讲堂”公益讲座开讲十周年座谈会在济宁市文化馆召开。市人大原二级巡视员、市人大诗书画学会会长崔悦亮;济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工作室主任、著名作家杨义堂;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书记、教授姚洪运;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长、教授刘向红;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济宁印社社长郑志群;济宁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文化学者王立强;济宁市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纪文杰;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勇;著名诗人何岱新;国家高级茶艺师、花道师耿春燕受邀参加座谈会。座谈会对“文化济宁 百姓讲堂”过去十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广泛征求参会专家的意见,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规划。“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启动于2013年,是济宁市文化馆全力打造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办文化讲堂的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济宁文化资源,展示济宁文化魅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交流平台。10年来,“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讲堂共计邀约200余名专家授课近300余场次。授课内容涉及国学经典、非遗项目、艺术人文、健康医药、法律援助、心理知识等多个门类。10年来,“文化济宁·百姓讲堂”本着服务群众的初心理念,与时俱进,结合受众需求,不断探索服务新模式,形成了馆内外相结合,海报推送+现场授课+报纸专刊+微信直播+课堂手册为一体综合服务矩阵,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仅2023年,网络受众就达90万人次。10年来,我们坚持耕耘,努力播撒。10年来,我们也收获满满,一路芬芳。一次次精彩的讲座,一阵阵热烈的鼓掌,有新朋老友的相聚,有观点智慧的碰撞,有诗情感动的泪水,有艺术点燃的希望。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画面,都成为这十年美好的记忆,记录着友谊和成长。1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先后被济宁市文广新局评为济宁市优秀民间儒学社团,被山东省文明办评为2017年度山东省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被济宁市社科联评委社科普及教育基地,这让我们更加不能懈怠,信任在肩,奋力前行。过去的10年,我们希望用一个个瞬间,传递济宁文化的温度,触探济宁文化的深度,勾勒济宁文化的曲线。伴随着2024新年的晨光,我们开启新的历程,我们坚信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并肩前行,一起构筑济宁文化的和美篇章。总策划:张华锋
12月2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 济宁剧院管理公司承办的2023“群众演群众看”系列活动(第二十七场)暨2024济宁市“迎新年”文化惠民演出,在运河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全面掌握济宁鼓吹乐保护现状,进一步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措施,12月21日-22日由济宁市文化馆、济宁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嘉祥县文化馆承办的济宁鼓吹乐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嘉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培训会、交流演出和调研座谈三部分组成。各县(市、区)非遗科科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和鼓吹乐传承人等40余人参加了活动。 济宁是鼓吹乐的重要流行区域,嘉祥鲁西南鼓吹乐、邹城平派鼓吹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任城小铜唢呐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连续举办五届的“儒乡古韵金唢呐”全市吹打乐大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传承人,有效激励了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乡村民俗活动的变化,依附于民俗活动的鼓吹乐在传承和保护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此次培训交流活动的举办,是对济宁鼓吹乐现状的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行业现状、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保护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各县市区的交流,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为下一步保护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对促进济宁鼓吹乐的传承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1月17日晚,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文化和旅游厅(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济宁市文化馆原创作品山东梆子小戏《鲁锦情》荣获大赛金奖。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六省一市的沪剧、越剧、淮剧、黄梅戏、山东梆子等25个剧种、32个优秀现代地方小戏作品参加,在为期4天的比赛日程中,各地精选的优秀作品轮番登台,激烈角逐,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我馆选送节目《鲁锦情》,讲述了鲁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家三代的故事,围绕新时代鲁锦织造生产带动乡村振兴开展一系列讨论与碰撞。作品展现了蕴含在鲁锦之中的丰富精神内涵,表现了中国家庭世代相传的情感美德,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面貌。“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比赛不仅是广大戏剧爱好者的一次大联谊、大展示,更已然成为加强各地群众文化交流融合,提高地方小戏创作、表演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
11月6日至7日,2023年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在临沂市举办。经各地推选和现场角逐,由专家评委现场评选出金奖10个、银奖11个、铜奖12个。济宁市文化馆、嘉祥县文化馆新创作品山东梆子小戏《锦缘》在山东省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金奖! 本次大赛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馆、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临沂市文化馆协办。大赛旨在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推动全省群众文艺持续繁荣。 下一步,济宁市文化馆将再接再厉,以更饱满的热情组织开展好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创作出更多高标准、高水平的作品,积极有力地推动全市群众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济宁市文化馆艺术培训谱新篇,10月28日下午,济宁市文化馆艺术培训成果汇报演出在济宁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演出。此次演出汇集了市文化馆19个团队和馆老年大学52个班级的优秀演出队伍,汇报演出了19个各具特色的节目,全面展示了我馆培训艺术成果。 济宁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张华锋,副馆长樊云松、李富荣,各团队、班级学员和现场观众300余人共同欣赏了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现场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 济宁市文化馆以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为宗旨,全力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常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群众艺术培训辅导活动,包含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器乐、戏曲、形体、武术等各类艺术课程,细化分成少儿班和成人班、普及班及提高班,自2019年以来,共计培训艺术爱好者万余名,充分发挥了济宁市文化馆的公益性服务职能,有效提升了济宁市民艺术素养,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文化满意度。
山东琴书又称“唱杨琴的”,是起源于鲁西南一带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末民初在济宁“小土山”开宗立派,建立了“殷、贺、茹”三大门户,后弟子随运河传遍全省,分南、北、东三路,甚至向北的“北京琴书”,向南的“徐州琴书”均源于此。2006年山东琴书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形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做好非遗曲艺保护工作,为我市创建中国曲艺名城奠定基础。10月27日上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济宁市文化馆、济宁市曲艺家协会、任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山东琴书溯源行”系列展演活动。北路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杨珀和来自梁山县、嘉祥县和任城区的济宁本土南路山东琴书省、市、县三级传承人,齐聚在位于山东琴书开宗立派发源地小土山原址的济宁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同台献技,为广大济宁市民表演了精彩的山东琴书节目。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济宁市文化馆、济宁市曲艺家协会和任城区政协、宣传部、文联的相关领导同志出席了本次活动。
10月19日至21日,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济宁市第五届青年歌手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历时6个月,全市共选出59名选手进入决赛阶段。决赛分通俗、美声、民族3组进行,分别由评委进行现场打分排名,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4名,8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通俗组决赛首先在任城区阜桥街道浣笔泉社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市的32名选手参加决赛。在璀璨聚光灯下,选手们或深情款款,或活力四射,一首首歌曲如画卷般铺呈在观众面前,优美动听的旋律伴随着饱含深情的演唱,使比赛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 美声组、民族组决赛在任城区观音阁街道东发社区举行。比赛当天些许的寒意并未阻挡住参赛选手和现场观众的热情,决赛现场座无虚席。选手们一首首或高昂、或深沉、或婉转的歌曲表演让现场观众沉醉其中,比赛在一首《跟你走》中进入高潮,歌声久久萦绕在观众耳旁,引发了强烈共鸣。 颁奖晚会在任城区观音阁街道东发社区举行,通俗组、美声组、民族组表现优异、特色突出的6名选手及部分赛事评委进行现场表演。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季魁洋出席展演活动并为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济宁市青年歌手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届,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群众文化交流和发展,发现和培育优秀青年声乐艺术人才,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五届青年歌手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各县市区、高校、单位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比赛、展现自我,充分调动了我市声乐人才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本次决赛分3天进行,在济宁市公共文化云、声远直播等平台同步开通网络直播渠道,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达260余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有效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参与度和满意度。
10月18日上午,“引领新风尚 欢跃新时代”济宁市第十一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在高新区举办,来自全市的15支广场舞团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大赛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季魁洋宣布开始。经过激烈角逐,由专业评委评选出四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并在现场颁奖。《唱支山歌给党听》《京戏球韵》《东方红 .中国梦》《奔驰在祖国的千里草原》《春天》等精彩节目逐一亮相,舞动全场,现场3000余名观众掌声不断,展演同时在山东公共文化云平台、济宁公共文化云、济宁高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近40万。近年来,各县市区文化馆(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培训辅导和普及推广,大力培育优秀广场舞团队,推动了基层群众文艺团队有序发展,同时,舞蹈业务骨干深入基层,辅导编排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又便于群众接受的优秀广场舞作品,展现出“幸福济宁”美丽生活的新画卷。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济宁市文化馆和烟台市文化馆共同主办的“云山水月—王未、孙振民书画课题研究作品展”于10月17日在济宁市文化馆展厅开展。本次展览是“云山水月”地域文化研究课题的系列活动之一,共展出王未和孙振民两位书画家以地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书画新作30幅,呈现出包容并蓄、个性突出、以古开今、朴厚典雅的艺术风貌。“云山水月—王未、孙振民书画课题研讨会”同期举办,济宁市孔孟书画院书记、院长、济宁印社社长、济宁市书协副主席郑志群,济宁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张华锋,济宁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济宁市青年美协主席张继华,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副院长、济宁市美协副主席王德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屈焕新,济宁市文化馆副馆长、济宁市青年书协主席李富荣等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并发言。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此次展览作为“云山水月”展览在山东的第一站,彰显了两位书画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热爱。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交流、碰撞和创新,只有通过不断交流碰撞,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佳境。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两位书画家在地域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更为济宁、烟台两地艺术创作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和文旅融合发展,做出积极的探索。